曾經“躺著賺錢”的銀行大佬,交出了十年最差成績單,銀行業寒冬已經來了?
銀行離職潮真的來了!
受此影響,16家A股上市銀行中有10家銀行出現員工人數減少,其中,員工減少數量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根據招行半年報,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員工減少了7768人,減員比例超過10%。上半年銀行員工變動人數達3.5萬人,銀行遭遇前所未有的史上最大規模離職潮。
目前引發銀行員工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1、薪酬下降;
2、員工謀求更好發展;
3、銀行減少控制管理成本;
4、電子渠道替代人工率上升
銀行的主要問題是過熱,銀行難進也是因為它過熱。它的職業前景和職業勞動回報率被很多人高估了,所背負的風險和市場競爭壓力被很多人低估了。
在實際工作中,銀行一線柜員要承擔銷售不同產品的指標、過手的業務不能出錯、顧客不能給差評,造成心理壓力大,加上工作時間長(雙休日經常加班,晚上經常加班)造成身體壓力大。 “圍城里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一位不愿具名的農行省一級分行管理培訓生給小編看了她的第一個月工資單,交完五險一金拿到手工資在5000元左右。
“現在經濟環境不好,但業績指標沒怎么降,聽說好多打算辭職的。”一位農業銀行一線人士對融360小編說。
建行一位客戶經理稱,前幾年建行就狠抓了不良處置,在這種情況下收入不免有所下降,也讓許多人萌生了離開的想法。
招商銀行的中報透露,上半年其減少了7768人,離職比例超過五大行。此外,數據顯示,興業、中信、招行、浦發等股份行也都出現了員工減少的情況。
銀行員工離職后去哪?
融360小編相信不管什么地方,總是有陽光也有黑暗。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銀行也不例外。
面對銀行業裁員潮,員工是否倍感壓力的問題,融360小編向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提問,然而他卻認為:“分人,有些混的挺不錯,有些很迷茫!”
說實在話,沒資源沒人脈在國有銀行想起來不是特別容易,有些人進入銀行10年還一直都是柜員崗,每月的任務都完不成,工資拿最少,很多銀行員工面臨著想辭職又不知道去哪里上班的困境。
也有一些已經離職的銀行員工往往都選擇投身到互聯網金融公司以及證券,基金等行業,但是究竟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個人能力。銀行業是個非常封閉的系統,而銀行柜員恰恰又是這個銀行業的入門級崗位,在職的銀行員工只能靠多學點其他業務知識,為以后轉行打好基礎。
另外一些比較保守的員工會選擇靜待轉崗,因為國有銀行沒有明晰的職業發展階梯,這也意味著如果你的表現足夠優秀,在有崗位空缺的時候就可以轉崗。畢竟進入銀行系統是很難的,如果有心,銀行業內部有很多機會可供發展、轉型,而這些機會都是在業外的人遇不到的。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未來一定會將更多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自動化,不再需要那么多員工,顯而易見的就是削減電話中心的客服,銀行柜臺等類似交易操作崗。但隨著這些崗位的減少,同時會有新的崗位誕生,互聯網化需要人去設計系統,就會增加系統分析師、系統架構師、開發工程師、產品設計師、交互設計師等崗位需求。
小編認為,只要做好自己,不斷學習,總是有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