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農業銀行出臺《2017年信貸政策指引》。根據《指引》,農業銀行將圍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增長新動能,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重點支持“三農”、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消費升級產業及“互聯網+”等新業態,把握國家區域空間布局和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三大戰略”、“四大板塊”、“自貿區擴圍”加快實施,綜合運用多種融資方式,有效支持政府主導項目,適應金融脫媒與利率市場化趨勢,積極發展“信貸+”和投貸聯動業務,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據農業銀行相關人士介紹,《指引》明確了2017年農業銀行信貸投放目標、風險管控重點與配套政策措施。農行將堅持穩中求進,深入挖掘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以及新經濟、新動能、新空間、新要素領域的有效信貸需求;加快信貸業務經營轉型,推進表內外、境內外、信貸與類信貸業務協同發展;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要求,積極推動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完善信貸經營管理體系,優化信貸業務流程,堅持從嚴治貸,堅守風險底線,確保全行信貸業務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根據《指引》,農業銀行將重點支持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介入國家發改委工程包、專項建設基金項目和行內重大項目庫內建設項目,圍繞“中國制造2025”五大工程和十大重點領域,積極支持高端裝備制造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大力支持養老、旅游、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項目,積極支持消費升級“六大領域”和國務院“十大擴消費行動”相關行業融資需求;擇優支持云計算、人工智能、網絡零售等新業態,合理安排房地產信貸投放總量和結構;穩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指引》提出,農業銀行將不斷完善信貸政策管理,落實結構調整量化指標,持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優質客戶、重點項目服務效率,深入推進組合模型應用,引導全行信貸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推進信貸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和持續加大的風險防控壓力,《指引》要求,要強化全行信用風險統一管理,重點加強集團客戶、多頭融資、過度授信、高風險擔保圈、類信貸業務、涉外業務等重點領域的風險防控,繼續實施風險化解政策,堅決守住風險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