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年以前,我的爺爺丟了。
他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到現在已有六年。
爺爺初患病的時候,我開始查資料、查病例,懷著希望的心情,只想找到些相關信息能證明爺爺還能好起來。當然結果很直白,世界上每三秒就會有一個人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看了很多文章,從一開始的專業診斷案例、專業術語解讀,到后面的病人家屬回憶的文章,常常看著看著就紅了眼眶,真正了解這個病,才知道這個病的發展過程有多讓人絕望,從來沒想過這個病會離我這么近。患病的人,仿佛經歷著一場已經開始卻無歸程的馬拉松,重點沒有鮮花與掌聲,只有遺忘和失去。我的爺爺,正在忘記這個世界,忘記我們每一個人。
剛開始發病,癥狀不明顯,只是覺得他怎么老提幾年前的事,后來變成了自己說的話過一個小時就不記得了,再然后他真的變成了“老小孩”,他已經忘記我們了,他不記得奶奶了,也不記得自己有幾個兒子,唯一就能記得我的爸爸,對他的稱呼也僅僅是個“好人”。他誰也不認識了,周圍的人見過也留不下印象了,脾氣也越發的不好了,任性起來像極了小時候的我們。
都說每一位認知障礙的老人背后,都有一位隱形的焦慮病人,那就是他們的家人。現在爸爸在全天看護爺爺,一開始他也焦急、也絕望,這么幾年過去了,到現在爸爸已經能平和的能跟我笑著說爺爺又說了什么有意思的話,又干了什么有意思的事。爸爸每天看顧爺爺的時長達16個小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有時候爺爺半夜醒了,就會把他也“喊”起來,倆人一起不睡覺,有時候趕上爺爺有個頭疼腦熱,更是恨不得一個人分成三個用。我無意間看到老爸在吃藥,才知道是因為長期作息不規律導致高血壓,可是這些老爸一個字都沒跟我說過。有天我去看爺爺,看到老爸逗爺爺,笑笑鬧鬧,陽光從窗戶灑進來,爺爺再也記不住這樣的時刻,但這些尋常的日子的家常片段,都已經印在我們心里了。
近年來,好多關于這個病癥的影視作品被推出,逐漸引發了大眾對老年癡呆這個“記憶消除者”的廣泛關注。電影《依然愛麗絲》講述了一位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的成功女性愛麗絲與老年癡呆抗爭的故事;國內電視劇《嘿,老頭》也讓年輕人反思,劇中講述了一位離家多年、玩世不恭的兒子在父親患上老年癡呆癥后,從最初的敵對狀態逐漸重新認識父親,再到無微不至的照顧與守候;《守望幸福》講述了老父親因病猝然離世,母親被診斷為老年癡呆癥后,老人的孩子陪伴、照顧、守候親情的故事;很火的電視劇《都挺好》中,作天作地的蘇大強,沒想到患上了老年癡呆癥,他病發之初把自己之后的生活安排的清清楚楚、在老伴的墓前開心的像孩子一樣玩水、徹底忘記一切之后唯獨記得給女兒明玉去買她最想要的復習資料,著實讓大家為他哭紅了眼睛。全國首檔關注認知障礙的記錄觀察類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第一次直擊此類人群的生活,在這樣一家可能會上錯菜的餐廳,開啟一場遺忘與守望的碰撞。
這個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癥狀不可逆,醫療條件和錢都救不了,唯有愛。阿爾茨海默病人的生命就像花凋零的過程,緩慢充滿煎熬...疾病默默奪走親人的回憶和理智,最難過的是我們需要見證并接受這個過程。有一天,當你面前的親人再也想不起你是誰、叫不出你的名字,并離你遠去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將他們放在心里,將那些時光中的每一天好好珍藏。
你忘記了全世界,卻不會被世界忘記,我會一直記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