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個傍晚,雅典監獄中一位七旬老人就要被處決了。只見他衣衫襤褸,散發赤足,而面容卻鎮定自若。古希臘雅典的當權者以對神不敬的罪名逮捕了他并判處極刑。臨刑前,他的弟子們決定幫他越獄,且一切準備妥當。但他卻平靜而堅定地說:“我的信仰中有一條就是維護法律的權威,既然法律判處我極刑,作為一個好公民,我必須去遵守。”老人最終帶著對法紀的忠誠含笑離開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卻流芳百世。這位老人就是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為了信仰,用自己的生命維護了法律的尊嚴。
是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對于建行這個大家庭來講,我們的家規就是各項金融法規和規章制度。建行作為金融企業,具有高風險的特點,而各項法規和規章制度則是工作的基礎,離開了各項制度的約束,銀行的管理經營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工作在第一線的柜員,每天要與形形色色的客戶打交道,在工作中與客戶建立起來的友誼也常常要經受各種條條框框的約束。人們會用“為朋友兩肋插刀”來表達對朋友的仗義,然而在銀行員工的字典里,一切都要建立在合規的基礎上,盲目的仗義只會害人害己。
2020年5月6日,“池子起訴笑果文化”“中信銀行”雙雙登上微博熱搜,原因來自池子一篇長文。隨后池子又稱:“在笑果文化寄給我的案件材料里面,竟然發現了我在中信銀行的個人賬戶交易明細。”直指笑果文化涉嫌在未經本人允許的情況下觸犯了他的個人隱私,而中信銀行給他的回復則是:“這是配合大客戶要求。”第一種可能,由銀行某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私下提供,這種情況雖然不屬于銀行主動作為,而是個別員工違規操作,但是銀行沒有盡到管理責任,只是銀行并不構成刑事犯罪,員工則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第二種可能性,這種行為是銀行自身所為,比如,因笑果是其大客戶而應其要求,把其中某個儲戶的個人信息提供對方,這種情況下銀行的行為不僅構成民事侵權,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可就是這礙于情面的舉手之勞把員工或銀行推向了違規違法的萬丈深淵。
合規不但與我們息息相關,并且它就在我們身邊,就滲透在每一個數字,每一張憑證,每一個抉擇之中!許多違規操作都源于員工的“礙于情面心理”,那么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避免這類違規呢?一是樹立正確的人際交往理念,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堅持原則,按章辦事,不會丟面子。相反,在原則、制度面前,客戶往往能理解銀行的管理要求,友誼不會受到影響。退一步講,即使友誼受到影響,也比出現案件風險的代價要輕得多。二是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特別是要學會在堅持原則的同時,怎樣婉轉拒絕不符合規章制度的要求。比如,拿出相關制度,強調制度的嚴格性;向上級或相關領導請示,不獲批準而婉言相拒;強調上級檢查處罰嚴厲,不敢違規操作。三是謹慎交友。大量案件表明,犯罪分子往往采取與銀行業務人員交朋友的方式拉其“下水”,以“利”誘、以“情”誘,使其在犯罪分子實施犯罪行為時因礙于情面而無法或不會拒絕違規操作,以致釀成案件風險。因此,我們在交友時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拿人家的手軟,吃人家的嘴短”,嚴防被人利用。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讓我們合規操作每一天,快樂工作每一天,穿合規的鞋,走合規的路,做合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