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還有市場人士戲言,“猴年馬月熊日,農行跌破發行價2.68元,導致銀行股紛紛大幅跳水,上證指數一瀉千里,A股市場哀鴻遍野……”。不料此言昨日竟然一語成讖。

2.63元!農業銀行A股在堅守了45天的發行價后,終于在昨日上午10∶08破發。農行破發猶如導火索,拖累銀行板塊全線下跌,并帶動指數一路下瀉。中行、建行、工行、交行、民生銀行等銀行股股價均創出新低,滬指一度失守2600點。在“主心骨”銀行板塊一路下滑的情況下,A股市場將面臨怎樣的變數?
堅守45天后“金身”終不保
幾乎所有市場人士此前均一邊倒地表示,農行的破發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業界的這種態度
,很大程度上源于農行上市以來在發行價上的步履蹣跚。
7月15日,農行A股在上交所掛牌。在A股和H股啟動“綠鞋機制”后,農行以221億美元募資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IPO。為力保不在上市之初跌破發行價,農行發行引入了“綠鞋”機制,獲得“綠鞋”行使授權的中金公司以89.38億資金為后盾,可在農行上市之日起30個自然日內,以不超過發行價2.68元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農行股票,從而維持農行股價在上市初期的穩定性。
上市首日,農行在高于發行價6分錢開盤以后,一路小幅振蕩回落,最終報收于2.70元,微漲0.37%。此后的7月16日、19日兩個交易日中,農行數次徘徊在2.68元一線,而“綠鞋”數次單騎救主將之拉回。
7月22日,在天量巨單的“加持”下,農行終于揚眉吐氣,盤中創下2.75元的新高。此后一周時間里,受外資大行持續增持H股的利好影響,農行A股振蕩上揚。7月29日,農行計入指數,盤中漲至上市新高2.88元,這也是農行上市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然而,“大象”的舞動僅僅維持了一周即偃旗息鼓。7月30日開始,遭遇政策利空襲擊的銀行地產股全線疲軟,農行也隨之再度走低,在“綠鞋”護駕的最后一周,圍繞2.68元的發行價,農行打響了最后的保發戰。8月10日-13日四天,農行數度觸及2.68元的發行價紅線,甚至在12日上市以來首次收于2.68元的發行價,但是在“綠鞋”90億資金的保駕護航下,最終有驚無險地平安度過。
8月16日開始,“光腳” 農行開始孤軍奮戰。在此后的第24個交易日里,農行每天盤中都會下探到2.68元,但是在神秘資金護盤下,農行金身一直未破。市場也從一開始瞥見“觸發”的惶惶然,漸漸轉為淡定,市場都在等待、猜測,破發的那一天到底何時會來。
破發帶動銀行股集體創新低
喊了無數次的“狼來了”,這次,是真的來了。只是想不到,“壓死”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沒有真憑實據的傳聞。繼上周日27國就《巴塞爾協議III》達成一致后,有消息稱中國監管機構正在醞釀基于《巴塞爾協議III》框架下符合自己國情的新銀行業監管規則。新規則擬將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最高提至15%,核心資本充足率也將達到13%。結合2010年上半年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半年報數據計算,五大行在新規中的總資本缺口將達10946.2億,平均為2189.24億。其中,農行需要補充的資本和核心資本最多,分別達3626.82億和3310.49億。
此消息一出,昨日早盤銀行股紛紛跳水。而苦撐了45個交易日的農行A股,不敗金身也終于在此刻被擊破。昨日上午10:00剛過,農行委賣盤持續驟增,2.68元、2.69元、2.70元等幾個價位堆積委賣盤一度超過600萬手,而2.68元附近的“托單”在10:06被魚貫而出的大賣單吞噬,之前多日于發行價每股2.68元委托價上停留已久的超過5000萬元、相當于2000余萬手的護盤資金在瞬間被空頭擊穿,農行終于在10∶08跌破2.68元發行價。就在農行破發之后,短短5分鐘內,成交金額高達3.39億元。早盤11時左右,農行股價一度下跌到2.61元。在此后的大部分時間里,農行都在2.61~2.62元之間徘徊;在收盤前幾分鐘,幾手大額買單將股價稍稍提起,截至昨日收盤,農行跌1.87%收于2.63元。同時,農行A股成交量大幅放大,早盤開始不久后換手率已超過2%,高于15日全天水平。截至收盤,農行換手率達到了5.27%,成交額高達14.38億元,其中,1萬手以上的大單成交額占48.4%。
雖然銀監會昨日下午針對傳言發表緊急聲明,表示目前銀監會對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沒有新的監管要求。但此舉也未能挽回銀行股的頹勢,在農行破發的拖累下,銀行板塊全線殺跌,并帶動指數一路下瀉。寧波銀行3.42%領跌銀行股,跌幅最小的深發展A也下跌1.71%收于16.63元;中行、建行、工行、交行、民生銀行等銀行股均創出今年新低,光大銀行也于午后創出上市以來的新低3.33元,逼近3.10元的發行價。
股價仍將受解禁股沖擊
農行16日的破發時點正好時值其掛牌兩個月,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并不排除主承銷商兩個月護盤期限結束的可能,“如果想撐到三個月機構網下配售股份解禁,那是太困難了。”
對于農行的破發,分析人士皆表示在意料之中。由于近期市場傳聞加息,甚至是單邊上調存款利率,再加上資本充足率指標調升與更嚴地產調控預期,利空兌現與否成為銀行股下跌的一個關鍵因素。近日,農行2.68元價位買單逐漸萎縮,已經呈現出發行價將破的趨勢;同時,從農行發行價來看,雖說是比較合理但還是略有偏高;而選擇在雙節前打破僵局,可能是考慮到資金成本問題,現在周圍市場不景氣,市場更青睞小盤股。“雖然市場利空消息眾多,但是農行以及整個銀行板塊的股指調整已經進行許久,不會有什么超出預期的波動。”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黃祥斌說。
有機構人士認為,雖然農行A股在上市兩個月后宣告破發,但在未來一個月內其股價仍將接受嚴峻考驗。這其中,在10月15日即將解禁流通的50.32億股機構網下配售股或將再次沖擊農行股價。目前,農行流通股份數量為103.1億股,而屆時,流通量驟增50%的農行A股股價將再次面臨“洪峰”檢驗。
與疲弱的農行A股不同,農行H股股價卻在上市后運行良好,甚至還在本周一創下每股3.92港元的新高,較發行價溢價22.5%,這種走勢的背離使得農行AH股之間的股價差距越拉越大。再加上恒生A/H股溢價指數近日來連創新低,A股市場明顯出現折價于H股的趨勢,現在H股股價比A股高出22%左右。從這方面來看,也有市場人士認為,農行A股在探底后應該會重新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