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的持續,如何有序服務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也成為金融業關注的熱點。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全面服務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等12條“戰疫”舉措。
銀保監會再推12條“戰疫”舉措
1 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
2 全面服務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
3 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
4 加大春耕春種金融支持
5 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
6 加強線下配套服務和宣傳引導
7 加強社會責任承擔
8 嚴格做好金融服務衛生防疫
9 加強員工防疫關心關愛
10 強化政治擔當
11 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12 加強業務學習
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疫情發生后,銀保監會迅速行動,自1月26日起及時出臺了多項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對銀行保險機構支持疫情防控,強化金融服務提出了明確要求。
此次《通知》明確,全面服務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各銀行機構要提早謀劃、及時掌握企業信息,優化信貸流程,合理延長貸款期限,有效減費降息,支持受影響企業有序高效恢復生產經營。鼓勵保險機構通過減費讓利、適度延后保費繳納時間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響較重企業渡過暫時難關。
同時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在支付結算、融資規劃、產銷支持等更多領域,發揮機構自身優勢,提供特色產品、專業咨詢、財務管理、信息科技支持等增值服務。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精準支持對宏觀經濟和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帶動作用的項目工程。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力度,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積極幫扶遇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方面,《通知》要求,做好轄內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服務對接和需求調查,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仍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小微客戶,積極通過調整還款付息安排、適度降低貸款利率、完善展期續貸銜接等措施進行紓困幫扶。加大對普惠金融領域的內部資源傾斜,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和信用貸款占比,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加大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拓展力度,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多保障。
此外,《通知》還提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業擴大產能。緊緊圍繞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治療藥物、疫苗研發等衛生醫療重點領域,以及重要物資生產、運輸物流等相關企業的融資支持。加大春耕春種金融支持。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特點,積極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有效滿足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需求等。
銀行線上業務服務替代率已達96%
面對疫情風險,金融消費者對于現場辦理業務亦存在擔憂。對此,《通知》要求,加強科技應用,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其一是提高線上金融服務效率。各銀行保險機構要積極推廣線上業務,強化網絡銀行、手機銀行、小程序等電子渠道服務管理和保障,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務。在有效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探索運用視頻連線、遠程認證等科技手段,探索發展非現場核查、核保、核簽等方式,切實做到應貸盡貸快貸、應賠盡賠快賠。
就在15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圍繞指導線上業務辦理暢通,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指出,有的銀行大幅度增加線上融資投放規模,鼓勵引導客戶線上申貸、用款、還款。在線上實現轉賬、支付、繳費、余額查詢、對賬、回單打印、代發工資等業務,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風險。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統計,最近一段時間,各銀行機構線上業務的服務替代率平均水平達到96%。各保險機構也積極開拓推廣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承保、續保、保全和理賠等業務,為客戶提供零接觸、零距離、零風險的一站式服務。保險工作人員在線指導客戶完成車保續保、保全和理賠,讓客戶體驗全新的面對面在線服務。
其二是加強線下配套服務和宣傳引導。《通知》要求,對于不習慣使用線上業務客戶,要針對性做好金融服務,提供定期存款自動到期續存、錯峰辦理養老金支取等便民服務。完善自助機具服務功能,放大字體、簡化頁面、加強引導,減少非必要的柜面業務辦理。對客戶已熟悉使用的各類自助機具等線下服務方式,銀行機構要合理保留,已經撤銷的,要有效恢復或提供替代服務方式。
《通知》還指出,要嚴格做好金融服務衛生防疫。各銀行保險機構要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出現問題的要嚴肅追責問責。全面強化辦公區域和營業場所的衛生防疫,切實做好安全防護、設施清潔消毒、防護物品配備、提示公告發布等工作。以做好防疫管理為前提,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時間,做好柜面人員的統籌調配,保障客戶服務安全有序開展。強化營業網點疫情防控要求,不得開展聚集性營銷活動。